好書分享

飲膳札記


心得作者 吳彥頡 / 佳作 類別 圖書 館藏 瀏覽館藏
心得

飲膳札記

       常聞本書作家林文月在中文學界被尊稱為「林文月 先生」,足見其在學術界的地位。本書首開臺灣文學史中「飲食文學」領域,文風淡樸,記事詳盡,又揉合了濃厚的日常生活情感進入字裡行間,使閱讀全書時除了有食物的色香味流連穿插於翻頁聲之間,更有立體的人、事、物緊密串連而使憶往情懷更思更幽更遠。

       讀完《飲膳札記》,常感嘆自己雖能吃,但不懂細細品嘗食物的酸苦甘辛鹹;惋惜自己雖偶能品嘗到佳饌美食,卻不能時常嘗到。其實說穿了,就是自己沒有那個能力下廚做菜。讀完本書,真的突然會有一種衝動想要去學習做菜,但是又告訴自己,我應該做不到而卻步。我有自知之明,明白這種時候真的不是說鼓起勇氣要去做就能夠達成如此一時興起的目標。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林文月老師從生手修練至專家的過程,除了秉持認真的態度下廚,也發揮了她個人在這方面的天分,同時更充分結合了她自己對於生活情趣、品質的重視,進而能夠一路製作了那麼多紀錄食譜與菜名的「小卡片」。我能夠感受的到,林文月老師每次都是如何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宴客時光,又是如何用心且誠摯的為每次赴宴的師長好友們量身打造適合的菜單。從這邊我們便可以看出,《飲膳札記》一本書的誕生,除了需要作家深刻的描寫功力之外,更要有對於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中的敏感度與細膩度,這便是文人獨特的氣質所在。當然,這一定跟林文月老師成長背景與家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像我這種粗枝大葉、才短氣粗的粗魯人怎麼可能能夠掌握好火侯,可能連鍋鏟都拿不好了,更遑論能夠烹煮出一到到堪稱「飲膳」的食物呢?

       既然做不到廚藝上的細心,那就在閱讀與優游文字的體悟與觀察中多用點心吧。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值得一提。書中〈蔥烤鯽魚〉一文中,論及為何不如一般人所稱蔥「燒」鯽魚,此種小規模的考據學非常對我的胃口。然而,在書中第九十五頁先述臺灣常說「蔥『燒』鯽魚」,而上海人不說「燒」而說「烤」。隨後文中出現「蔥燒鯽魚」與「蔥烤鰤魚」,看到這裡不禁有疑:第二個「鰤」字疑為「鯽」字之形近之誤。其二字右偏旁「師」與「即」十分相像。推測可能是出版社校對的時候百密一疏,因為這兩種魚應是不同的魚種,而且其後全文只提到「鯽」的烹調手法。為了確認自己的推論正確,我多方蒐集、參考了資料,並翻找了臺灣魚類資料庫,歸結成以下,請見:

1.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可供觀賞、紅燒。我們常見的金魚便是其中的亞種。

2. 鰤魚,應該泛指鰺科那一類可供食用的魚類們。例如杜氏鰤(Seriola dumerili)俗稱紅甘、小甘鰺(Seriolina nigrofasciata)俗稱黑甘等等,有些品種常被作為生魚片。

       經過以上「自以為是」的引證,似乎可以確認我的推論是正確。在讀書的時候,這種突發情形所造成的額外認真往往會讓人感嘆自己看書居然不是「囫圇吞棗」而沾沾自喜。但是這本書可能情況更複雜,因為我真的很想把這本書十九道菜直接吞下腹,因為裡面的每一道菜都寫得太詳細,每個畫面都那麼誘人,每道菜背後牽繫著的縷縷感懷又是那麼的動人。

       最後,林文月老師在附錄〈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一文中推介了《托斯卡尼艷陽下》一書。我即刻去圖書館借了此書回來翻閱。對於我這種見識狹窄的愚民,有點像是用了奢侈的地中海的陽光幫我開光開眼,書中又是全然不同的生活模式。但,此書與《飲膳札記》一書不謀而合的觀念即是「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

       是啊,享受美食的時光多麼美好,但閱讀好書的美好感受更甚,因為能夠從文字中體會到人間世無窮無盡的溫暖情懷,並且可以自然而然體認到往事都能慢慢細數竟是這般的幸福。

       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   

評價 共 3 人推薦

 

←回上頁↑回頂層